国家象征和风俗民情
2025-06-23 14:43

国家象征

    国名    菲律宾在中国古代史书中,以吕宋、麻逸、苏禄等名称闻名。1521年,麦哲伦率领西班牙远征队抵达菲群岛,时值西方宗教节日“圣拉萨罗节”,遂为群岛取名“圣拉萨罗群岛”(Islas de San Lázaro)。1542年,西班牙探险家德·维拉洛博斯(Ruy López de Villalobos)到达菲群岛,以当时的西班牙王储、后来的国王费利佩二世之名,将群岛命名为“菲律宾群岛”(Las Islas Filipinas)。1898年6月,菲律宾推翻西班牙殖民者的统治,宣布独立,定国名为“菲律宾共和国”。1946年7月,菲律宾摆脱美国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国名仍为“菲律宾共和国”。

    国徽    菲律宾共和国国徽呈盾形,盾下绶带上书“菲律宾共和国”(Republika ng Pilipinas)。盾面图案代表菲律宾三个历史时期:右下方红底金狮代表西班牙殖民时期,左下方蓝底美国秃鹰代表美国殖民时期,上部白底金色旭日与三颗五角星代表菲律宾共和国时期。三颗五角星象征菲三大区域——吕宋(Luzon)、维萨亚(Visayas)、棉兰老(Mindanao),八道金光的太阳象征自由之光普照全国。

    国旗    菲律宾共和国国旗诞生于菲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中。旗面左侧为白色等边三角形,内嵌金色太阳和三颗五角金星;右侧上半部为蓝色,下半部为红色。蓝色象征和平、真理与正义;红色象征爱国勇气;白色三角形象征平等;太阳象征自由;八道光芒代表1896年率先起义反抗西班牙的八个省;三颗星代表吕宋、维萨亚和棉兰老三大区域。战时,国旗上下颜色可调换为红色在上。

  国歌    菲律宾共和国国歌为《亲爱的土地》(Lupang Hinirang)。原曲为菲著名钢琴师和作曲家胡连·菲利佩于1898年6月创作的《菲律宾民族进行曲》,歌词为抗美菲军战士何塞·帕尔马于1899年9月3日在《独立报》上发表的西班牙语诗歌《菲律宾人》。1956年,菲官方确定该歌曲的他加禄语版歌词。1998年,他加禄语版《亲爱的土地》被正式立法定为菲国歌。

  国服    菲律宾男子国服为“巴隆他加禄”衬衣。这是一种刺绣精美的丝质透明宽松衬衣,通常穿在普通汗衫外,长可及臀,前襟下摆两侧有精致抽丝镂空图案,花纹各异,颇为大方。其起源与西班牙殖民统治有关,当时殖民者规定菲律宾人需将衬衣穿在外面以区别于西班牙人,且不许把衬衣下摆扎进裤内。后来,菲律宾人开始在衬衣上刺绣各种图案,以此彰显民族自豪。20世纪50年代被正式定为男子国服,是重要场合的礼服。

  菲律宾女子国服为“特尔诺”。这是一种圆领短袖连衣裙,由于其两袖挺直高耸,宛如蝴蝶展翅,所以也被称为“蝴蝶服”。这种服装结合了西班牙等许多西欧女装元素,经数百年演变后成为菲律宾女性国服。

  国花    菲律宾国花是“桑巴吉塔”(Sampaguita),即茉莉花。相传,古代菲律宾男子在求婚时,一般都会向自己心爱的姑娘赠送茉莉花环。姑娘若将花环佩戴在身上,便意味着接受对方。双方会在月光下起誓:“桑巴吉塔”(意为“我答应永远爱你”),故茉莉花在菲律宾又称“誓爱花”。每到5月鲜花盛开时,姑娘们都会佩带茉莉花环,唱起赞歌,互相祝愿。在国际交往中,菲律宾人也常把茉莉花环献给外国贵宾,象征纯真的友谊。

  国树    菲律宾的国树是纳拉树,属紫檀木类。这种树高大挺拔,终年常绿,开金黄色花。木质坚硬细致,是制作高档家具和乐器的优质材料。树皮受损时会渗出深红色汁液。菲律宾视之为民族血液的象征,寓意时刻为独立抛洒热血。这种树可用作染料和药材。菲律宾人民选择纳拉树作为国树,以象征本民族坚强不屈,乐于献身的高尚品质。

    国果    菲律宾的国果是芒果,也是深受菲律宾人喜爱的水果。

风俗民情

  衣着    菲律宾人在西班牙殖民前多穿棉麻制衣。男人穿的上衣称“康岗”,无领、短袖,下身用一条叫“巴哈”的布裹着腹部,上衣下摆略低于腰。衣服的颜色多为蓝色或黑色,只有尊长着红色的衣服。现在菲律宾人的服装变化很大,西装在中上层人士中广泛流行,而老百姓的衣着则比较简单。男子上身穿衬衣,喜用白色,下身穿西装裤;女子喜欢穿无领连衣裙。大部分青年着西式皮鞋,老年人仍穿用木头、麻或草做成的拖鞋。

  菲律宾穆斯林男子着短外衣和宽大的长裤,围一条“沙隆”(一种花围裙)作为腰带。到麦加朝圣过的信徒头上围一条白色头巾或戴一顶白帽子。妇女穿紧身的短袖背心,钉上两层金属钮扣,穿裤腿收口的宽大裤子或裙子。妇女像马来人一样把头发扎起来,有时裹着颜色鲜艳的头巾,她们戴手镯、项链和耳环。

  少数民族的穿戴各不相同。如伊富高人(Ifugao)男子往往袒露上身,仅下身围一条T形花布;女子穿着颜色鲜艳的裙子。丁冈人(Tingian)衣服极为简单,男子普遍仅在腹部围一块布,有的也穿前襟分开的上衣;女子穿短上衣,用布缠绕腹部;矮黑人(Negritos)的服装最为原始,男女均用布或树叶围于腰间。

  饮食    菲律宾人的主食是大米、玉米。农民的米随吃随舂。米饭是放在瓦缸或竹筒里煮,用手抓饭进食。菲律宾人最喜欢吃的是椰汁煮木薯、椰汁煮饭,然后用香蕉叶包饭。玉米一般先晒干磨成粉,然后做成各种食品。城市中上层人士大多吃西餐。菲律宾穆斯林的主食是大米,有时也吃玉米和薯粉,佐以蔬菜和水果等。按照伊斯兰教规,他们不吃猪肉,不喝烈性酒和牛奶。他们和其他马来人一样喜欢吃鱼。烹调很简单,喜欢使用刺激性的调味品,进食时用手抓。咀嚼槟榔的习惯在菲律宾穆斯林中非常流行。

婚姻    普遍实行一夫一妻制,多自由恋爱结婚。各民族的传统婚姻习俗差异很大。农村流行男青年弹吉他用歌声向所倾心的姑娘求爱。在恋爱中,男子多赠女方以化妆品、水果、花束等,花的颜色则以白色和桃色为佳,茶色和红色乃属禁忌之色。结婚仪式一般在教堂中举行,天主教不允许离婚。菲律宾穆斯林的婚姻由父母包办。男方通过媒人向女方家庭提出求婚,并交付聘金。婚礼仪式由伊斯兰阿訇主持,并举行盛大宴会款待客人。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