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菲关系遇到了严重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旅菲侨胞们的生活如何?他们会遇到什么困难?使馆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带着赵鉴华大使对侨胞们的诚挚问候,怀着倾听侨胞心声的强烈愿望,履新不足三个月的罗刚参赞兼总领事率队踏上了中北吕宋领侨调研的征程。
7月的菲律宾正值雨季,损毁的道路、偶发的泥石流为山路出行带来不少麻烦,穿岛而过的台风更多添了一份艰险。然而,这一切与我们走访血脉相连侨胞的急切心情相比,与旅菲侨胞火一般的热情相比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从小城达古潘到山城碧瑶,从古城美岸到滨城拉瓦格,从土格加劳到伊莎贝拉,来自30个侨团的400余位侨胞和华文教师与我们畅谈了他们对两国关系、华人发展、华文教育等话题的看法和感受。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这首在晚宴上一再唱起的闽南歌曲唱出了旅菲侨胞的真实历程。20多年前从福建刚到达古潘时,白手起家的王侨领一句英文不会讲,更别说菲律宾的他加禄语了。“每天晚上学习一个小时,白天跟工人连比划带模仿,一年之后就过了语言关了。语言还好办,难的是跟当地不同群体打交道啊!刚来的时候建厂子,还没什么盈利,就有一些人来借钱,不给怕以后不好办,给又给不出,怎么办?我卖面条嘛,没钱就请他们免费吃面条好啦。哈哈哈……”今天爽朗笑声的背后是多少年不辞辛苦的拼搏与坚持。正是秉持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一代代旅菲侨胞在渔业、家禽、米业、酒店、汽车、五金等等各行各业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你们看,这些年轻人现在都是大老板啊,他们的大米占到菲律宾四分之三的市场啊!”在有着菲律宾粮仓美誉的伊莎贝拉省,米业大亨陈先生指着面前几个三四十岁的福建新侨说,“刚到的时候也很不容易啊,我们当然要帮一把,他们也很争气,脑子灵,不怕苦,现在可今非昔比咯!”陈老先生言谈中透漏着自豪与敬佩之情。除了拼搏,侨胞们互帮互助、团结聚力的精神也是取得今天成就的重要原因吧。
对于千百年来不断移居菲律宾的华人来说,生存从来都是头等大事,但却不是唯一的大事。如何教育子孙后代不忘民族根本,发扬中华美德,始终是萦绕在侨胞心头的一件大事。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本,是民族凝聚与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教育则是文化传承之生机。今天,菲律宾华文教育以语言教学为载体传承中华文化,发挥着助力中华文明发展、团结旅菲侨胞、促进中菲友好交流的重要作用,其发展历经坎坷,但终究不断壮大,充分展示了旅菲侨胞对传承母族文化的内在动力和坚韧追求。
此行,我们走访了9所华校。在菲律宾南星中学,我们看到一群菲律宾孩子在操场上打球。一位老教师告诉我们,由于缺乏优良师资和教材,菲律宾华文教育曾有一段时间几乎衰落,近几年,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在当地华人社团的努力下,每年都有华文教师从中国来到菲律宾华校教书,在校读书的学生数量开始增加,有不少菲律宾家庭也把孩子送到华校接受教育。古城美岸是一座只有4万余人的偏远小城,这里唯一一所华文学校只有48名学生,即便如此,也有两位来自中国的年轻外派教师为菲律宾华文教育、为传承中华文化做着自己的贡献。
在旅菲侨胞中,有一首歌很受欢迎,每一次响起都能撩起共鸣,引起自发的合唱,每一次都让来自祖国大陆的我们不由得热泪盈眶,那就是《我的中国心》!即便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菲籍华人,尽管已非“中国”人,但他们始终关心着中国的发展,关心着生活在那片土地上同根同祖的人们。此行,很多侨胞问起近期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情况,更有些人当场在手机上翻出武汉等地被淹的照片,言辞中充满了关切之情。
谈起南海仲裁案,侨胞们无不希望中菲和平、世代友好。“这几年南海问题闹得很厉害,但是民间交往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你们住的这家酒店刚建成不久,它所有的建材、家具、床品、灯具等等,”仙朝峨侨领庄先生指着酒店老板说,“除了他,都是中国的。”不仅如此,这位菲律宾籍老板还加入了华人的社团,为华社、为中菲友谊做着自己贡献。“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正是由于中菲人民千年来的友好往来,由于包括旅菲侨胞在内的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中菲传统友谊的不断延续。
为期一周的领侨调研紧张而充实。除了看望侨胞,针对前期发生的我渔船在菲被扣案,在驻拉瓦格领事馆赵桥梁馆长的协助下,罗刚参赞专程赶赴菲律宾二区渔民局,就此进行了交流,并了解了规范渔船捕捞的菲律宾相关法律;针对克拉克地区时而发生的领保案件,我们在回程途中拜访了菲律宾红溪礼士国警局长西德尼。通过建立直接联系,希望能为今后可能发生的涉中国人领保案件或涉侨活动做好铺垫。
走出西德尼局长的办公室,此番为期7天,跨12省,全程约1800公里的领侨调研工作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我们深知,中国驻菲律宾使馆服务旅菲侨胞、维护来菲同胞合法权益的工作将永远在路上。不管风云怎样变幻、路途如何艰辛,普天下华人华侨的血脉亲情不会改变。
雨季的下午浓云重墨,倏忽间风起雨落,四季如夏的千岛之国迎来了阵阵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