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在菲媒发表《中国脉动: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开放》署名文章
2024-08-21 12:46

8月21日,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在菲《马尼拉时报》《马尼拉公报》《商业镜报》等主流英文报纸和《世界日报》《商报》《联合日报》《华报》等华文报纸刊发题为《中国脉动:高质量发展 高水平开放》署名文章,阐述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重大意义、主要成果和政策举措,强调此次会议就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总体部署,释放了新时代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强烈信号,将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周边国家带来重要机遇和重大红利。文章全文如下:

7月15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这次会议也是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重要的邻国和合作伙伴,全面准确认识中国、把握中国脉动、理解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窗口。

一、三中全会释放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强烈信号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施行灵活的对外开放政策,中国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从1978年底到2023年,中国45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9%。此后,历届三中全会聚焦经济改革,承载着制定出台重大经济改革政策的预期。

2013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主线,不断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在这一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多年来,中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各参与方以实际行动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本轮全面深化改革紧扣的主题

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仍然依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将成为牵引。中国政府将围绕这个第一要务来部署各方面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精准发力;创新完善宏观调控,做到重大战略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完善外商投资权益保护机制,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这次全会提出了300多项主要改革措施,下步将形成数千项具体改革方案,前景可期。

全面深化改革旨在促进生产关系与新质生产力相互匹配、相互促进,中国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将立足新发展阶段,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培育为目标,不断增加制度供给:积极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产业新赛道;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钢铁、炼油、水泥等行业节能降碳,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或跨区域整合;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大力支持全面创新,教育综合改革着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技体制改革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施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做到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相互促进的创新驱动发展。从上述不难看出中国改革的系统性、政策的连续性和发展的稳定性。

三、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周边带来五大红利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全会再次强调,中国将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据测算,中国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带动亚洲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中国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世界大机遇,将在各领域为周边特别是东盟国家带来发展新动能,更好惠及东盟各国人民。   

一是推进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今年6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已满一年,90%以上货物贸易关税归零、服务贸易高开放水平承诺、非服务业投资负面清单模式等均为地区繁荣发展注入了正能量。2023年,RCEP域内吸引绿地投资2341亿美元,增长29.8%,是2021年的2.2倍。

二是大市场全产业利好贸易投资。中国将不断深化外贸外资体制改革,放宽市场准入,2013年来,中国与东盟贸易年均增速8.8%,2024年上半年,东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贸易总额达3.36万亿元,增长10.5%;双向投资蓬勃发展,累计投资额超过3800亿美元,东盟已成为中国最主要对外投资目的地和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

三是新兴产业合作孕育新动能。中国—东盟建立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电子商务、智慧城市、数字化转型硕果累累,信息港建设进展顺利,推动实现数字互联互通;绿色合作有序拓展,已打造东南亚功率最大的太阳能电站——越南油汀太阳能电站、印尼首个漂浮光伏发电项目——奇拉塔项目等大批成果,助力东盟绿色低碳发展。

四是优势互补紧密联结产供链。中国已与柬埔寨、老挝、越南等国签署产能合作文件,共同建设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泰国中泰罗勇工业园和中马、中印尼、中菲“两国双园”等产业园区,带动区域产能向纵深方向发展。中国企业在马、泰等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电动车、新能源等行业产供链韧性进一步增强,引领区域开放合作。

五是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交流不断加强。中国东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尤为丰硕,中老铁路、金港高速公路和雅万高铁等一系列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有效缓解基建投入不足、互联互通滞后等发展瓶颈。中国与东盟地缘相连、族缘相亲、文化相近,务实合作具备牢固民意基础;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搭建医疗合作平台等推动双边关系可持续发展。中国和东盟合作必将不断深化,向着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